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室温超导引爆A股,在产业、经济层面有何具体意义?

2023-03-14 09:26:17    来源:东方资讯

近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RangaDias)于美国物理学学会上宣布,他的团队发现了一种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的新材料。

根据迪亚斯透露,该材料主要由氢、镥、氮元素合成,其在21℃和1万个标准大气压下可以进入超导状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由于消息太过劲爆,这道科学界的闪电已然“超导”到了资本市场。3月9日,永鼎股份(600105.SH)、百利电气(600468.SH)、法尔胜(000890.SZ)报收涨停,西部超导(688122.SH)、联创光电(600363.SH)、中超控股(002471.SZ)等超导概念股一度快速冲高,但随后在获利了结中回吐涨幅。

3月10日,超导概念股快速回暖,百利电气直线涨停,永鼎股份拉升翻红,股价一度跌超7%,当日收盘上涨3.04%。

那么这则消息到底靠谱么?在产业、经济层面有何具体意义?

对此,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周城雄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研究在验证与商业化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若的确实现突破,将有望在核磁共振,可控核聚变,储能等领域有所建树。

颠覆可能

超导现象于1911年由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曼林·昂尼斯首次在汞于4.15K(开尔文温度,4.15K即-268.8℃)时被发现。近百年中,科学界也通过实验发现了许多不同元素、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不同凝聚态下的超导现象。

“刚开始发现超导的时候都是接近绝对零度的。后来,科学界发现的所谓‘高温超导’其实也是在极低的温度下实现的。”周城雄表示。

此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曾因在钇钡铜氧中获得了90K(-183℃)以上的高温超导体,打破了传统理论计算断定的超导体临界温度上限。凭此创举,赵忠贤与屠呦呦一起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即便如此,赵忠贤院士研究得到的超导临界条件仍在100K以下,条件仍极为苛刻。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