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陈玮代表: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估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拓展应用场景-实时焦点

2023-03-12 22:42:1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新吾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誉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表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32.8万家,清晰的发展目标和接连出台的系列政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增添了发展动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仍然面临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陈玮认为,目前,缺少科学、全面、动态识别和评估科技型企业的方法和体系。长期以来科技型企业的入库主要以企业自主申报方式开展,缺少一套科学、全面、动态识别和评估科技型企业的方法和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主动发掘科技型企业,并精准施策和精准服务能力。

此外,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窄,资金来源单一。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专注于在产业链关键节点上做深做细做专,从创新研发、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产品量产,并最终实现盈利需要大概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仅仅依靠企业自有资金作为研发投入的主要来源,无法支撑高强度的自主创新投入,二是在寻求外源性资金支持的过程中,一方面风险投资主要以追求超额汇报为目标,很难与企业共同成长,企业需要的并不是以高风险、高盈利为代表的金融风险资本,而是更懂产业、更能陪伴企业成长的产业资本。另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独特的成长规律决定了独特的资产结构,恰恰缺少商业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导致银行发放科技贷款承担风险高于传统产业却无法分享企业成长高收益,放款积极性不高。

陈玮建议:

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估体系,拓宽服务和融资渠道。打通互联网数据、政府数据和行业数据,从企业技术布局、技术评级、研发效率、产学研合作、研发稳定性等指标层面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多维评价模型,分类分层筛选潜力型科技企业、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上市企业等,快速高效完成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评估,帮助政府、金融机构等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找得到、看得懂、评得准”,让更多创新主体能享受到更精准的金融服务、政策服务和市场服务。

加大区域政府产业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政府出资的产业基金作用,打破传统企业估值模型更看重企业的收入规模、利润、现金流等财务数据的限制,着重关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和技术创新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区域自身产业发展实际,科学评估企业价值,建立与行业风险、收益特征相匹配的资金精准扶持体系,创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模式,提升政府产业基金实际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

强化政府采购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支持作用,创造研发成果应用场景。打破传统采购“唯品牌论”“唯业绩论”现状,采购过程中在满足需求的同等条件下,向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倾斜,为技术研发创造应用场景,帮助企业尽快实现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加速企业自我造血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