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环球即时:小块耕地“化零为整” 种粮降本又增效

2023-02-28 06:32:01    来源:东方资讯


【资料图】

“小并大、短变长、坡改梯、弯取直”,目前已改造农田约1500万亩。《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产粮大省安徽多地蹲点调研发现,为破除耕地零碎这一掣肘,一些地方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探索一户一块田、一村一块田、一村两作区等方式,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多种形式实现规模化种粮、机械化种粮、优质粮生产。接受采访的基层干部和农户表示,改革促进了集约化生产,促进了农产品增收,但推广这项改革试点仍面临一些难题,有待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措施为其“护航”。

2月15日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拍摄的“小并大”后的农田。新华社记者杜宇摄

“三招”应对耕地零碎掣肘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安徽一些农村走访看到,曾经的细碎小田正逐步变成方正大田。

据基层干部和农民介绍,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行,点多面广的小田制约机械化生产,影响规模经营。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丘陵地带,以前平均地块面积仅1.3亩。该市含山县种粮大户付正前流转土地约1500亩,他回忆称,“刚流转土地时,田块零碎,拖拉机进不去,化肥卸在路边,得人工扛到田头,收割机在田里转不开,几乎无法机械化耕作。”与付正前有着一样“遭遇”的种粮户不在少数。

为了应对耕地零碎给规模经营带来的掣肘,安徽部分粮食主产县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力争多种粮、种好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安徽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造,推动农田“小并大、短变长、坡改梯、弯取直”,目前已改造约1500万亩。《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地方因地制宜探索了三种“小田变大田”实现形式。

第一种是一户一块田。在宿州市泗县大庄镇新集村,约9000块地块在2020年秋“变”成了2000余块地块,每户村民分属各处的多个田块,变成了集中于一处的“大块田”。据新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孙明章介绍,村委会先组织村民集资平整土地和修复涵渠等,让土地无优劣之分,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会议,以第二轮土地承包时的亩数为基础,形成群众认可的土地调整方案,针对个性问题逐一协商解决。截至目前,泗县有117个村的36.2万亩地由“小”变“大”。

关键词: 改革试点 经济参考报 多种形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