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擦亮乡村振兴幸福底色——布朗山乡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云南样本”

2023-03-27 18:41:06    来源:东方资讯

【新华企业资讯3月24日】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在开展乡村振兴的2年多时间里,云南省施甸县木老元和摆榔两个“直过民族”布朗族乡镇的整族帮扶项目发展情况如何?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云南中烟”)驻村队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着怎么样的积极作用?近日,笔者走进布朗山乡,看布朗山乡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抓产业:示范为要,乡村产业动力足

产业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不敢养、不会养,不敢种、不会种”等顾虑是限制布朗族群众迈开腿发展产业的“拦路虎”。

“发展乡村产业短期靠帮扶,长期还得靠群众内生动力。”施甸县摆榔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毕华介绍,要在各村寨寻找、培育致富带头人,通过产业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壮大。

走进摆榔乡大中村新海家庭农场,山谷密林中深藏一座座鸡舍,90后布朗族返乡创业青年张海彪正在给鸡群添加饲料,他敲敲饲料桶,鸡群从密林中追逐而出。

2016年,云南中烟相关部门主动联系张海彪,帮助他成立养殖合作社,鼓励他带领群众产业致富。如今,新海家庭农场总面积已近300亩,资产规模超300万元。家庭农场的成功,增强了村里干事创业的信心。

图为驻村队员帮助农户采收沃柑

2022年,张海彪与哥哥张海潮带领几户农户,开始尝试羊肚菌、姬松茸种植,扎实的技术支撑和摆榔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头年种植就实现大丰收。36亩羊肚菌,于去年11月中旬播撒菌种,12月底开始采摘,在春节后大量上市,可以持续采摘至3月底。

“预计一亩产量300市斤,产值2.4万元左右,1月份到现在已经采摘3600市斤,预计总产量5吨左右,实现总产值80多万元。”张海彪说。

良好的收益让村民增加了信心,“种起来、种起来”成为了村民急切的呼声。“种植是有季节限制的,要等到冬天喽。”张海彪乐呵呵的向群众解释。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