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风暴眼丨出租屋顶建光伏电站,为何让“阳光存折”变“负债”:环球即时

2022-11-12 18:41:04    来源:东方资讯


【资料图】

光伏下乡的大浪潮中,一边是热烈喧腾的资本,一边是叫苦不迭的农民:为什么我出租了闲置屋顶,却成了资本的“底层打工人”?

租出闲置屋顶,却背上16万贷款

2021年10月的一个早上,27岁的田亮亮和新婚妻子,站在山东沾化县冯家镇农商行二楼的办公室里,面露惊疑。眼前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电脑上的长串记录后,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你不能申请贷款了,因为名下已经有16万的贷款。

这位曾日销上万斤沾化冬枣的年轻人眉毛一抬,“这怎么可能?我从来没有贷过款。”工作人员指着电脑上的一行小字说,“不是银行放贷,是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金融公司”)。”

几天前,田亮亮意外获得地方政府的激励——20万3年期免息贷款。这是沾化县退伍军人事务局为了鼓励他做水果电商反馈家乡的创举,特意审批的指标。创业3年来,田亮亮累计为农村创收8千万,带动上千人就业。

20万贷款对他而言,能帮助更多沾化枣农免于过多亏损。当年沾化冬枣有些滞销,数万斤果形周正的扁圆形冬枣,堆满了他家500平方的大院子。他花钱运营,增加曝光量。效果很明显,繁忙时,每天有上万斤的出货量,需要至少30多名村民帮助挑拣、称重、打包、装箱,胶布撕扯的呲啦声混杂着冬枣从白色塑料周转筐里滚落到纸箱里的隆隆声,使得他家像是一座小型“加工厂”。维持“工厂”日常运转,对田亮亮而言,并不算轻松,至少要10几万元。

多方了解后,田亮亮恍然大悟。原来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安装屋顶“绿色光伏”时,自己轻信销售人员的说辞,和天合新能源签署了光伏租赁合同——不仅背上16万的贷款,而且在合同里,原来并不是自己出租屋顶,而是承租了江苏金融公司的光伏设备。合同的收益和风险责任主体完全不对等。

关键词: 江苏金融 工作人员 地方政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