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要闻】“自残式公关”酿造了海天味业的品牌血案
(相关资料图)
海天舆情传播的主要特点
9月中旬,以“海克斯科技”和“科技与狠活儿”为特色的短视频博主辛吉飞发布一段视频爆红网络。在视频中,其使用食用盐、味精和多种食品添加剂为原料“勾兑”出“完全没有豆子和黄豆的酱油”,并称“勾兑陈醋和酱油都是行业内心照不宣的事”。虽然该博主遮盖了对比酱油的标识,也未提到过任何酱油品牌,但是在评论区有不少网友提及了“海天”。此时的公共话题为“酱油行业内普遍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材料生产勾兑酱油。”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引发了舆论对该话题的持续关注。
在9月底,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买的海天酱油。在对比国内外产品的成分差异中,网友发现,在日本销售的海天酱油除了水、大豆、小麦以及食盐、砂糖之外,并无其他添加成分;而在国内的海天酱油还添加了焦糖色、苯甲酸钠、三氯蔗糖等添加剂。此时的舆论话题变为了“海天味业双标,国内外销售的酱油存在配方差异”。海天酱油的生产方海天味业也因此正式深陷“舆论旋涡”,无数网友对酱油生产过程和食品安全表示担忧。
海天在9月30日发布了第一个声明称,海天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随时接受国家及各级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常态化监督和检查,并表示会最近在事件中对企业恶意造谣中伤的行为进行取证,追究其法律责任。海天公关仍试图挑动民族主义情绪,绑架爱国主义,将网民质疑引导为“妖魔化食品添加剂,黑化中国食品”,未对网友关心的“双标”问题作出回应。这样的态度使得消费者和商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话题彻底被引爆。恰逢国庆假期,#海天味业回应酱油添加剂争议#、#海天味业再发声明否认双标#等相关话题陆续登上微博热搜,并引发网友热议,“让外国人吃优质酱油,中国人吃化工酱油”“这是中国人专骗中国人?”,甚至还有部分网友声称抵制海天。
相关阅读
-
小鹏每卖一辆车平均亏超8万 小鹏汽车的...
12月交付量有望重回万台以上?小鹏汽车股价高开14%小鹏汽车港股延续... -
民警一路狂奔保住760万 遇到诈骗应该怎...
女子疑与诈骗分子交易,民警一路狂奔保住760万元近日,浙江温州,王... -
女子在鹤岗花4万买房创业亏10多万 在鹤...
1 5万买房的鹤岗,到底是个啥样的城市?鹤岗作为一个东北边陲小城,... -
优衣库创始人称在中国开3000家店还不够...
优衣库在中国已开900家店,创始人柳井正:3000依然不够尽管上半年由... -
【速看料】突然停运!关闭7家门店!知名...
太突然!英皇UA影城关闭7家全部门店,最新公告显示,英皇娱艺影院已 -
传闻燃油车购置税减征政策2023年或将延...
一则“燃油车购置税减征政策2023年或将延期,新能源汽车补贴延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