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天天观察: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2022-09-26 15:38:03    来源:东方资讯

人民币汇率破“7”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关注度持续提升。26日早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298,调贬378个基点。

随后,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拉升逾200个基点,由跌转涨。截至10:25,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报7.1556,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7.1568。


(相关资料图)

时隔2年,央行调整风险准备金率释放了什么信号?调整后将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

为何要调整?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被市场视为外汇市场“自动稳定器”工具。一般来说,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密切相关。

远期售汇业务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避险衍生产品,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

对于此次调整,市场普遍认为,上调远期售汇业务的准备金率,意味着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当于让银行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计提风险准备,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行为,属于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这将提高银行远期售汇成本,降低企业远期购汇需求,进而减少即期市场购汇需求,有助于外汇市场供需平衡。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主要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增加了企业远期购汇成本,通过影响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行为,促进外汇市场供需平衡,避免企业过度“顺周期行为”、“羊群效应”,导致外汇市场非理性波动影响资源有效配置,拖累我国外贸和经济复苏。

经历5次调整

“8·11”汇改后,央行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至今,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共经历过5次调整:

关键词: 外汇风险 金融机构 经济学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