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焦点快播:经纬张颖:给科研技术背景创始人的建议2.0

2022-09-17 21:28:53    来源:东方资讯


【资料图】

2022年9月17日,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社交平台撰文,分享了“给科研技术背景创始人的建议2.0”,对科技类公司的创始人们提出了10条建议。

以下为全文内容:

近一年,随着经纬在科技类公司的投资比例更大、金额更多,我和这类创始人们也进行了更高频次的交流,更多地了解了他们的困惑和问题,也总结了诸多公司发展起伏后的心得和经验。近两天忙里偷闲,做了一个简版的盘点和提炼,可以理解是上次9条建议的补充或2.0版,分享给大家,希望多多少少能辅助创始人们未来的一些思考与决策。

1. 注意估值和业务节奏的匹配。

因为当前国际博弈的大背景,国家政策的推动,少数优质赛道的头部创业公司的估值都能快速增长。但估值带来的预期和业务的实际节奏之间,最好要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换言之,越容易拿到钱,对估值就要越谨慎。更高的估值一定会带来更高的预期,顺风时无所谓,一旦业务碰到暂时低谷或外部负面因素,过高估值公司的新一轮融资就会变得更加有挑战,就会大大影响公司的势头。

2. 搭建最适合长远发展的投资人/机构组合。

创始人们需要对不同属性投资机构的优势有清晰认知,国资、产投、财务投资机构等各有标签、各有偏重,各自的优势也在短中长期的表现和价值不尽相同。创始人要搭建一个符合长远发展的投资组合,需要更有前瞻性,对趋势的判断也要更加准确,这点极其复杂,需要不断深思,与身边最信任的资本伙伴去探讨、商量。这点其实非常重要,更有效的解释和延展需要太多的文字和时间,这里只是一个引子,但值得创始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度交流和思考。

3. 建立适合自己且生态完整的外部智囊团。

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除了自身团队的搭建,还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建立一个外部智囊团:补全诸如审计、律师、不同风格投资机构搭配等等专业职能的缺口。让他们从外部视角、专业角度、实战经验与自己沟通,为一些重大决策不偏倚、以及公司未来发展保驾护航。这个智囊团的规模可能是7-10个人左右,不宜太大。而且每个人都是深度交流碰撞之后,互相筛选、保持信任后的结果。同时,也要保持对这个外部智囊团有计划、严谨、系统性地迭代,周期可能3个月、半年,或者一年,这就要根据公司和个人的成长节奏感做出一定的更新与优化。

关键词: 投资机构 长远发展 除了自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