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收到货物竟然显示“本人签收”?虚假发货行为应严加监管
昨日,有网友称自己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产品后,在未收到货物的情况下显示该物品已由“本人签收”,与商家联系后被要求“申请退款”。这是现在各类电商平台存在的较为典型的虚假发货行为,使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方式,提高店铺销售量,达到“被动刷单”的效果。
这种无视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直接反噬商家信誉。在店铺经营过程中,消费者反馈是一个影响产品销售量的重要因素。各大电商平台上,看“评价”中已购商品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是否发生。而好评的来源,恰是因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购物体验。反之,在任何商业行为中,推翻诚信合作的可能,就是推翻长久发展的可能。
从整个产业链范围来看,虚假发货虽是一方行为,却导致多方受损。商品物流信息正常显示,签收人为本人,但为什么没有收到货?是不是快递员没有送到?是不是快递公司的物流出了问题?消费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这些疑问,将责任归于快递公司,造成对快递公司的误解。同时,电商平台作为承载商家销售行为发生的平台,也为商家承担着一定的风险,频繁出现商家失信的情况,平台信誉也会受到损害。最终除了商家能够短暂地获得一些有限的销售数字增长之外,无一方能够受益,而一旦有消费者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和反馈,商家也再难坐享红利。
尽管国家法律法规和电商平台对电商买卖行为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但如今的电商环境仍然鱼龙混杂,各类恶意欺诈行为层出不穷,有不少商家为了暂时的利益选择钻空子或打擦边球,损害消费行业全产业链上其他参与者的权益。这也要求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加强管理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发货行为,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电商消费环境。(记者 泉明 小苗)
相关阅读
-
张姗姗背后:张核子和他的“核酸版图”_...
近日,一位名叫“张姗姗”的自然人成了全网热搜,因为其在全国医学... -
机构:有助于化解部分房企困境,更有利...
截至11月30日,至少4家A股上市涉房企业宣布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11... -
世界头条:巨人网络:已累计回购1.21%股份
巨人网络12月1日公告,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 -
梅花生物:已累计回购5.54亿元股份|全球热议
梅花生物12月1日公告,2022年11月,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 -
主力资金监控:众生药业遭净卖出超11亿...
主力资金监控:众生药业遭净卖出超11亿 【主力资金监控:众生药业 -
交银国际:已出售1.37亿港元债券
交银国际12月1日在港交所公告,董事会宣布,于2022年5月3日至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