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8年来民用天然气涨价3毛5 将来超越石油消费是大事

2020-11-11 15:59:24    来源:北京日报

近期,原本是使用淡季的天然气,却出现一波过山车行情,背后主要原因是天然气供应不足。再结合去年冬天的“气荒”,市场预期,居民用天然气将面临调整。

今天下午,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6月10日起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完善价格机制。简单说,就是要将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价格水平与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相衔接。

也就是说,以后门站环节,就不再区分居民和非居民用气价格。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上一次调整,还是在2010年。

两条线价格水平衔接,对老百姓的影响可能就是使用的天然气价格要上浮。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测算,由于各省门站价格调整幅度不一,因此相应各地终端销售价格调整幅度也不一样。对城镇居民家庭,每户每月基本生活用气20立方米左右,按最大调价幅度每立方米0.35元测算,每月增支7元左右。

对城镇低收入群体,通过采取发放补助、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措施后,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北方地区农村“煤改气”家庭,给予补贴后负担基本不增加。总体看,对居民实际生活影响较小。

为什么这么改?据了解,近年来主要侧重于非居民用气,居民用气价格改革相对滞后,由中石油、中石化通过陆上管道供应的25个通气省份(西藏尚未通管道气)居民用气门站价格,自2010年以来一直未作调整,价格没有理顺,价格水平低于非居民用气。

此外,天然气价格还将推行季节性差价政策,也就是说,消费旺季可适当上浮,消费淡季适当下浮,引导用户旺季少用气、淡季多用气,促进削峰填谷。

此前有消息称,近日,中国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告知河北、山东、陕西等省下游燃气公司,由于上游气源紧张、缺口较大,决定自5月2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限气26%。

天然气价格5月上演“过山车”行情。据经济之声报道,5月份本来是LNG(液化天然气)市场的淡季,两周多的时间,LNG价格最高涨幅超过5成。在一轮急涨之后,本周开始,LNG价格明显下跌。LNG价格急涨急跌的背后,除了供需原因,可能还有人为投机因素。

对涨价原因,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分析,LNG涨价的一大原因是上游气源对液化天然气厂的供气没有跟上。前几年,石油、天然气价格下降,整个市场萎缩,所以出现了过剩的情况,而且这几年石油公司在这方面的投资也不足。这样一来,当市场出现回转时,供给方面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很多人还记得刚刚过去的冬季,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一度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但在多方努力下,好在没有出现大问题。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两会记者会上做了“有惊无险”的评价。

目前我国在天然气生产、供应、储备、销售等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国内最大天然气供气方,中国石油公司日前对外表示,已采取多项措施增加市场气源供应,满足下游用户需求。4月份,中国石油在天然气市场上的供应量同比提高15%以上。

针对国内供应不足,有专家认为,加大从美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对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清洁能源的需求,加快改善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进口多元化,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两国19日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加强能源贸易合作成为一大看点。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将派团赴华讨论具体事项。

根据统计,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2300多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进口天然气约9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近27%。今年一季度,天然气进口量更是大幅增长37.3%,加快10.4个百分点。

关键词: 天然气涨价

相关阅读